【鹤检·新知】东山:赓续红色血脉 筑牢检察初心
时间:2025-08-20
来源:鹤岗东山检察
作者:吴雨浓
编辑:王阳
审核:常东方
案头的台历翻过七月,泛黄的回忆里还流转着80年前的烽火狼烟......回首过往,14年的浴血奋战,无数英雄儿女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,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繁荣;且望今朝,检察人员们驻足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,看那烽火岁月中的红色记忆如何穿过八十载光阴,与“检察蓝”交相辉映,诉说着“立检为公、司法为民”的铿锵使命!
铭记历史:抗战精神铸就民族丰碑
岁月的长河虽已抚平战火的硝烟,但刻在民族血脉中的红色记忆从未褪色。十四年抗日战争,全体中华儿女以血肉之躯筑牢新的长城,孕育出“天下兴亡、匹夫有责”的爱国情怀,“不畏强暴、血战到底”的英勇气概,“百折不挠、坚韧不拔”的必胜信念。这伟大的抗战精神,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,更是指引我们前行的永恒坐标。
它警示我们:国家富强是安身立命的根基,民族觉醒是攻坚克难的法宝;它启迪我们:复兴之路从非坦途,唯有以坚定信念与无畏勇气,方能跨越重重险阻。这精神既是初心的源头,更是履职的灯塔,指引着守护公平正义的方向。
东北烽火:抗战精神的生动注脚
在参观鹤岗市博物馆时,看着门口的带着斑驳痕迹的坦克和大炮,总让我想起从1931年“九一八”事变到1945年胜利期间的故事,兴山、绥滨、萝北地区的军民展开了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争。抗联第六军、第三军、第十一军在此浴血奋战,背后是地方党组织与群众的生死相托。鹤岗矿山的工人偷送日军手枪支援抗联,“德泰和”中药铺化身地下联络站传递情报、采购物资;绥滨百姓孙景泉卖掉马匹为抗联购置冬衣,妇女救国会连夜赶制军鞋;萝北地下党员冒死筹措子弹,伪警察署秘密组织屡送情报,李振廷面对酷刑坚贞不屈……这些故事是东北抗战的缩影,见证着“军民一心、同仇敌忾”的磅礴力量。
在参观东北抗联雕塑馆,馆前的勋章基座重14吨,寓意着14年的抗日战争,上面独立自由的勋章重达930斤代表9月30日国家公祭日,近600座雕塑作品,像是一座座会说话且永不磨灭的丰碑。作为一名刚入职不久的检察新人,参观博物馆内的雕塑,突然让“传承”二字有了具象的温度。在工作中,无论是打击犯罪的“亮剑”,还是化解纠纷的“温情”,都是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延续。检察机关承载着法律监督、维护公平正义的使命,传承这一抗战精神,便是坚守“立检为公、司法为民”的初心。
青年担当:新时代检察人的使命践行
从烽火岁月的抗争到法治时代的坚守,变的是战场与使命,不变的是精神的传承。作为一名检察新兵,抗战精神对我而言,从历史课本里的文字逐渐变成了履职中可触可感的力量。如今,每次路过单位大厅的“红色检察文化”,看到那些记载着抗战时期先辈。我都更加坚定:实干担当的汗水,抗战精神的传承,终将让胸前的检徽在党的光辉指引下,化作守护正义的坚定力量,以“检察蓝”为铠甲,赓续红色血脉,让法治的强音久久回响,绽放出属于我们这一代青年检察人最耀眼的光芒!